《耗尽》以隐喻性笔触勾勒现代人精神世界的疲惫与迷失,通过"干涸的河床""熄灭的星火"等意象展现生命能量的持续耗散。歌词中反复出现的"沙漏倒置"象征被倒置的时间秩序,暗示当代生活节奏对自然生命律动的扭曲,而"数字洪流淹没晨昏"则尖锐点出技术文明对人性本真的侵蚀。在表达方式上采用意识流手法,将"褪色照片里的鸢尾花"与"电子屏幕的蓝光"并置,形成记忆温度与科技冷感的强烈碰撞。歌词内核探讨存在主义命题,用"在虚线上跳舞"的意象揭示现代人悬浮于真实与虚拟之间的生存困境,那些"未发送的晚安"成为数字化时代情感疏离的典型注脚。创作者将物理空间的"空房间"与心理状态的"饱和的孤独"形成悖论式表达,精准捕捉当代都市人群的精神症候。结尾处"用黑暗豢养光明"的悖论修辞,既是对抗性生存策略的写照,也暗含辩证救赎的可能,使整首作品在颓废美学中保留了诗性的微光。